干净回收:本地资源本地用

后疫情如何令大家反思本地回收业的发展,有份参与将军澳广场冰镇装置的香港玻璃资源行政部经理叶永豪跟我们探讨这一问题。

图片提供:三位本地建筑师:以美感宣扬环保讯息受访者

 

过去十年,香港在回收业上经历了哪些重要转折点?

回顾香港的废物回收进程,起初大家的环保意识薄弱,很多时候都是靠一些酒店、商场及住宅屋苑参与先导计划,主动与环保机构合作推行回收活动。2017年,政府落实了一些重要的环保措施,包括以玻璃管理合约形式更有系统地与回收商合作。目前两间本地玻璃回收承办商须要包办教育推广、开拓回收点进行收集、跟进投诉及查询、处理回收物的加工分选程序,以及送往政府所设的沙仓作日后工务工程用的物料或到私人厂房制成环保地砖等。扩阔了在小区上的环保工作,形成一条较完整的玻璃容器回收产业链。

把玻璃樽压成微粒后,会送往政府所设的沙仓作日后工务工程用的物料或到私人厂房制成环保地砖等。

香港玻璃樽回收业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甚么?

挑战倒不少的。在个人层面上,回收玻璃樽最理想的做法是先去樽盖、移除标签、冲洗干净及倒出樽内残余物才放进回收箱内,但简单如此对忙碌的香港人来说已很费时间与精力,是可以理解的。于小区而言,配套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过去数年,承办商除了建立厂房,还须积极落区与不同持份者商讨设立回收点及扩展回收网络。要让大众明白玻璃樽是有用的资源,可以重用或百分百回收或再生,与其往后考虑扩建堆填区或建设焚化炉,不如从根本上尽力加强社会大众源头减废及回收的意识。

香港每天掉弃过百吨玻璃樽,当中的回收率只达10%。

近年香港在玻璃樽回收及再生技术上的最大突破是甚么?

不能说有很大的突破,但在研发升级再造方面我们都积极投放不少资源。我们更关注的,是后疫症时代我们如何处理「本地资源本地用」的问题。一直以来,因为本地设置厂房找合适地方不易,规模相对有限,加上多年来工业技术及人才流失,我们只好将压碎了的回收玻璃樽运送到邻近的地方工加进行高端的再生处理。可是疫症阻碍了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再不能长远地依靠其他地方来处理我们的问题时,正是最好时机令香港的回收业及政府去正视及寻找更多的出路。

 

社会如何在推广及鼓励公众参与回收玻璃樽上做得更好?

各大公私营机构的回收玻璃樽意识已提高,特别是食肆作为最大的回收类别。我们希望日后有更多持份者乐于参与。而今次与将军澳广场及三位建筑师的合作是最佳的示范。我们透过邀请学校及小区组织参与是次回收推广活动,回收来的部分玻璃樽可作为装置其中一种主要原材料,建构成大型圣诞装置。同时又为区内学生举办导赏活动,让他们了解回收的过程之余,又可以从小培育环保意识及资源可持续再利用的理念。这些举措正是我们不单是作回收商的角色,而是需要更积极地与各大社会持份者去合作推广,善用更多环保回收物料。

以再生玻璃生产的环保地砖。

最后,亚洲哪些城市的回收系统做得较佳?有甚么值得我们借镜学习的呢?

要数邻近地区在回收工作上做得较好的,我认为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其中台湾的小区教育工作,很值得我们参考。例如每一个小区设立一个合适的回收时间表,像是星期一回收胶樽、星期二是回收玻璃樽,如此类推,久而久之大家都会习以为常,养成一个较有规律的习惯。毕竟生活上的很多细节,都是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