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木工的前後浪潮

香港艺术家王天仁,多从事以木为素材的创作,而同样是艺术系出身的吴铤灏(Roy)则全职投身木工行业,并成立「重光造作」木工厂。两位同是造木人,二人聚首而谈,分享彼此见证香港木工业的转变与更新。

1960年代或之前:木工是生活用品

在机器化生产之前,近乎每一件生活用品都要经手工才能制造出来,香港各地各区都有不同的木工师傅制作实木造的家俬,手工木制品遍布家家户户,各适其适,丰俭由人。谈到旧时,Roy 忆起曾认识一位老师傅曾经说:「若果有一张订单是要做全间酒店的木椅,『你能做得到吗?』可想而知,他年轻的年代,真的有如此大的订单。」当时,香港仍有不少不同规模的木工厂,连木工机器也由香港本地制造。

1980-1990年代:制造业北移 速食家俬出现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中后期,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低廉的木工制作成本吸引木工生产线北移。 Roy 点点头,「记得自懂事以来,基本上香港已经没有木工厂了,老师会说香港已经发展成第三经济产业,已经没有人想在香港做生产。」反之,本地服务业、金融及房地产等为主的经济活动愈见蓬勃。

天仁不忘补上,「同时外国有不少品牌都在香港落脚,进入本港和中国内地的市场,其中某个来自瑞典的大型家品品牌(一九七零年代中落户香港市场) 在香港愈来愈广为人知,带来自行组装现成家俬的风气。」当然那时仍有旧式的家俬铺,但可能新风气来到,加上量产家具成本较件,订造手工制作的家俬愈来愈少;加上,当时开始多高楼大厦,房间间隔细小,在屋内才组装家俬,在搬运上也较方便。天仁说:「当时香港城市的转换已变得快来快去,好多人都是租住单位,一年生约一年死约; 店铺租约也不会长,再不会找师傅雕龙雕凤,做大装修,随便钉板髹油就可以了,如做布景般。」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愈来愈多木工制品出口,出口运作也愈见快速及完善,香港的木工师傅已很笼统地被归纳为「装修师傅」之一。天仁说:「我记得在2000年代,有装修师傅变成判头的角色,他会拿着拉尺见客,量度家品需要的尺寸,然后替客人到深圳订制家俬。当制品送来到香港,他可能只是做些小修小补或最后组装而已。」

2000年代至今:自造者文化及多元木工兴起

一直到宽频技术愈见普及,加上二零零五年出现线上影像社交平台YouTube,一个被说为「网上自学」的年代来临。 Roy 想起当时也是自己有意从事木工的沿起,「就是在网上看到不少外国人在自己家后花园做木工的情况,我自己很向往那个状态。所以在学院毕业之后,自己跳出社会,想找个空间去试发展木工。」

后来,外国的DIY、自造者(maker)文化又传到来香港,社会带动起「人人以自己双手来创造物品」的风气。 Roy 说:「若不是因为有宽频,我们连找新型的工具都不会。以前只是找书或到五金店铺等去找工具,但上网可以认识到外国的工具,也知道做木工可以有好多新方式,甚至能在上网自学。」

时间再推进一点,早年开始有修读艺术或设计专业,或从外国学成回归的毕业生 ,他们都想亲身落手以做木工谋生。他们会组成不同木工团体,创立木工品牌,配合手艺与机械工序,创作具个人特色或品牌代表性的木制品。也因这群人愿意向公众教授木工知识、开设大大小小规模的工作坊,所以木工发展变得不只是一件实用品,而是变成一种闲暇活动或兴趣的,反而更多人可以接触到木工所谓何事。

本地木工业的未来:成为精品或生活品?

过去曾经满街满市的,是大大小小的木工工场;到现在本港木工似乎慢慢走向高阶家品及精品化的发展方向,从事木工者背景出身也愈见不同。当谈到香港未来的木工业发展,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是租金高、机器昂贵,令木工发展的投资成本很高,而地方与空间的限制,也直接限制了他发展木工制作的规模。

天仁说:「木工是一种技艺,需要有一个市场供求的循环来支持其持续发展,要反思香港单一化的发展思维。我觉得当中最大一个命题是价值观。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下,商品买卖只沦为价钱高低的较量,便宜就能垄断整个市场。只要这个价值观不变,我们什么也做不到,因为我们只用了单一化的尺去量度。」

大家更要思考何以令木工再次进入生活当中,要不然它只能成为追捧或羡慕的对象。 「就如我们常谈及的传统手艺,在昔日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包括如入榫技巧,现在大家就觉得珍贵罕有,但明明以前是很普及的技术。」

天仁绕起双脚,思考起来,「我认为不外乎两条路。一是精品化,成为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物品,做一件作品就足以维持几年生活开支; 要不就可能尝试透过一些所谓聪明的生产方法,有部份工序会在其他地方完成,例如有个电子档案,就可以到世界各地生产我的作品。当中关键是香港有否吸引力,可以令其他人带着自己的电子档案来制作作品呢?这也全世界正在思考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