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木工的前後浪潮

香港藝術家王天仁,多從事以木為素材的創作,而同樣是藝術系出身的吳鋌灝(Roy)則全職投身木工行業,並成立「重光造作」木工廠。兩位同是造木人,二人聚首而談,分享彼此見證香港木工業的轉變與更新。

1960年代或之前:木工是生活用品

在機器化生產之前,近乎每一件生活用品都要經手工才能製造出來,香港各地各區都有不同的木工師傅製作實木造的傢俬,手工木製品遍佈家家戶戶,各適其適,豐儉由人。談到舊時,Roy 憶起曾認識一位老師傅曾經說:「若果有一張訂單是要做全間酒店的木椅,『你能做得到嗎?』可想而知,他年輕的年代,真的有如此大的訂單。」當時,香港仍有不少不同規模的木工廠,連木工機器也由香港本地製造。

1980-1990年代:製造業北移  速食傢俬出現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中後期,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低廉的木工製作成本吸引木工生產線北移。Roy 點點頭,「記得自懂事以來,基本上香港已經沒有木工廠了,老師會說香港已經發展成第三經濟產業,已經沒有人想在香港做生產。」反之,本地服務業、金融及房地產等為主的經濟活動愈見蓬勃。

天仁不忘補上,「同時外國有不少品牌都在香港落腳,進入本港和中國內地的市場,其中某個來自瑞典的大型家品品牌(一九七零年代中落戶香港市場) 在香港愈來愈廣為人知,帶來自行組裝現成傢俬的風氣。」當然那時仍有舊式的傢俬舖,但可能新風氣來到,加上量產家具成本較件,訂造手工製作的傢俬愈來愈少;加上,當時開始多高樓大廈,房間間隔細小,在屋內才組裝傢俬,在搬運上也較方便。天仁說:「當時香港城市的轉換已變得快來快去,好多人都是租住單位,一年生約一年死約; 店舖租約也不會長,再不會找師傅雕龍雕鳳,做大裝修,隨便釘板髹油就可以了,如做佈景般。」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愈來愈多木工製品出口,出口運作也愈見快速及完善,香港的木工師傅已很籠統地被歸納為「裝修師傅」之一。天仁說:「我記得在2000年代,有裝修師傅變成判頭的角色,他會拿著拉尺見客,量度家品需要的尺寸,然後替客人到深圳訂製傢俬。當製品送來到香港,他可能只是做些小修小補或最後組裝而已。」

2000年代至今:自造者文化及多元木工興起

一直到寬頻技術愈見普及,加上二零零五年出現線上影像社交平台YouTube,一個被說為「網上自學」的年代來臨。Roy 想起當時也是自己有意從事木工的沿起,「就是在網上看到不少外國人在自己家後花園做木工的情況,我自己很嚮往那個狀態。所以在學院畢業之後,自己跳出社會,想找個空間去試發展木工。」

後來,外國的DIY、自造者(maker)文化又傳到來香港,社會帶動起「人人以自己雙手來創造物品」的風氣。Roy 說:「若不是因為有寬頻,我們連找新型的工具都不會。以前只是找書或到五金店舖等去找工具,但上網可以認識到外國的工具,也知道做木工可以有好多新方式,甚至能在上網自學。」

時間再推進一點,早年開始有修讀藝術或設計專業,或從外國學成回歸的畢業生 ,他們都想親身落手以做木工謀生。他們會組成不同木工團體,創立木工品牌,配合手藝與機械工序,創作具個人特色或品牌代表性的木製品。也因這群人願意向公眾教授木工知識、開設大大小小規模的工作坊,所以木工發展變得不只是一件實用品,而是變成一種閑暇活動或興趣的,反而更多人可以接觸到木工所謂何事。

本地木工業的未來:成為精品或生活品?

過去曾經滿街滿市的,是大大小小的木工工場;到現在本港木工似乎慢慢走向高階家品及精品化的發展方向,從事木工者背景出身也愈見不同。當談到香港未來的木工業發展,首當其衝要面對的是租金高、機器昂貴,令木工發展的投資成本很高,而地方與空間的限制,也直接限制了他發展木工製作的規模。

天仁說:「木工是一種技藝,需要有一個市場供求的循環來支持其持續發展,要反思香港單一化的發展思維。我覺得當中最大一個命題是價值觀。因為在資本主義發展下,商品買賣只淪為價錢高低的較量,便宜就能壟斷整個市場。只要這個價值觀不變,我們什麼也做不到,因為我們只用了單一化的尺去量度。」

大家更要思考何以令木工再次進入生活當中,要不然它只能成為追捧或羡慕的對象。「就如我們常談及的傳統手藝,在昔日是一種普遍應用的技術,包括如入榫技巧,現在大家就覺得珍貴罕有,但明明以前是很普及的技術。」

天仁繞起雙腳,思考起來,「我認為不外乎兩條路。一是精品化,成為不是普通人可以擁有的物品,做一件作品就足以維持幾年生活開支; 要不就可能嘗試透過一些所謂聰明的生產方法,有部份工序會在其他地方完成,例如有個電子檔案,就可以到世界各地生產我的作品。當中關鍵是香港有否吸引力,可以令其他人帶著自己的電子檔案來製作作品呢?這也全世界正在思考的問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