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天然染 屬於香港的植物染故事

當你為衣櫃添置色彩,從鮮艷到粉色到螢光的時裝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紡織業的染布過程竟是全球水污染的第二大元凶?每一季的highlight新色,可能代表了更多的有毒物質會未經處理排入河流,最終影響海洋生態。想漂亮同時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以天然植物作染料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可是化學染料不但平價快捷,又可以做出更豐富、更鮮艷的色彩,想全面取代它,此刻可能仍是不切實際的妄想,但我們至少可以在個人層面,多選擇以天然染料製作的服飾,從改變自己開始影響消費走向。

而在香港這個效率至上的都市,居然也可以找到一眾以天然染為宗旨的染色工房,不怕工序繁複、不介意花更多時間,希望讓城市人更近距離接觸植物的色彩之美。我們走訪了兩家風格、做法不一的染色工房,來看看天然染在城市的發展空間。

「染樂工房」| 廚餘作染料 自家種藍草實現自給自足

富裕之地如香港,廚餘剩食之多數量驚人,誰想到它們也可以成為染料的一員?創立了香港第一所天然剩菜染坊的「染樂工房」,從街市、超市等合作商戶收集剩菜,研製出層次豐富的色彩,例如橙皮可以製出橙色、紅菜頭製出紅色、洋蔥皮及金棧花則可製成濃度不同的黃色、咖啡渣及茶渣則成為啡色染料等等。花上六年不斷做實驗,天然染不易上色,但工房堅持以百分百天然素材、不加金屬離子固色,染製的技巧與步驟就更為講究,再加上自家混色技術製造出色相、鮮明度均與眾不同的多樣色彩。

除了擁有全港最大的藍染染缸,創辦人Eric亦花了不少心思設計便利染布的裝置,像一個活動掛架就可以一次過染大量或較長身的作品。

染樂工房創辦人Eric是個理科人,大學唸的是與環境相關的學科。從開始踏入染布工藝的大門已將環保放在第一位,透過不斷學習與實驗,累積染布知識進而研發出獨特的色彩。每次遇上難題,他都會反覆鑽研,尋根究底,靠實驗與數據找出路。例如因疫情爆發,收集廚餘工作只能維持在最低水平,材料不夠亦有更多空餘時間,於是開始放更多心思投入種植藍草,挑戰自給自足的藍染生產。

藍泥會沉底,所以要不時攪拌,確保染出均勻色彩。
多次浸泡於染料直至得到想要的顏色深度後,便要以清水清洗多餘染料。

從了解香港種藍草的歷史、藍染的傳統、到落田種植藍草、再學習製藍技藝,一切不假手於人,Eric認為只有自己真正了解整個過程,才能做出最理想的藍,並有足夠知識去調整改善。現在位於上水的藍草田,每年可收三造,而每造約600公斤的藍草,可製成60公斤的染料,足夠工房自用之餘,亦可製成一些染色體驗套裝及染料包作發售,成功將整個本地製藍工序復刻。

藍草外表看來只是一般綠葉,要經過多個工序才可製成染料。
將手放入染缸前要帶上手套,否則很難清洗乾淨。

現時食物染與藍染在染樂工房兩線並行:石峽尾JCCAC的工房主打藍染,更擁有全港最大的藍染缸,可一次過染長 5 碼的布,加上工房內有不少自家設計的聰明小裝置來提高效率,透過提升天然染的製作效率及產量,讓它更為普及,價錢也可以定得比較低。中環PMQ的工房則以食物染為主,常備有藍草、櫻花粉、紫薯紫、薑葱黃、椰菜藍這些天然色彩。兩間工房分別提供多種染色體驗,除了較常見的扎染及板染,更有京友禪、墨流浮水染,以及進階的藍染唐松絞、山水墨藍染,甚至染職人證書課程,將天然染的知識以有系統的方式傳承下去。

工房內展示了多個簡單圖案,讓參加者較易想像及構思自己的作品。
DIY藍染套裝讓我們將天然染的體驗帶回家中。

「巨人染」| 港台夫婦的隨緣人生 從踩高蹺賣豆腐到染色世界

巨人染的故事始於與染布或藝術無關的愛情故事。來自香港的Siu與來自台灣的Josh在紐西蘭相識後,展開了兩人為伴的旅程,憑藉旅途上的養分,隨緣尋找心之所向。他們曾為了生計在台灣踩高蹺賣藝,後來因為二人都分別做過餐飲業,所以毅然決定開豆腐小食檔,一邊賣藝、一邊賣食物的同時,二人更因為迷上染色工藝而廢寢忘餐,儘管生活多忙碌依然堅持練習染色手藝,Siu說其沉迷程度是「除了食飯睡覺的時間,我倆幾乎是不斷討論關於染色的種種,那時剛開始對相關知識有很大渴求,兩個人分享不同的觀察亦讓我們成長得更快。」

Eco Print多以清晰植物形狀示人,Siu的作品卻加入了一些抽象色彩,充滿藝術感。

正因為找到了共同目標,小食檔只做了四個月便結業,二人全心全意投入染色藝術的懷抱,「巨人染」因而於2014年誕生。初期他們跑遍港台兩地的市集,集中染製受歡迎、易於出售的產品,這段奔波兼密密染的日子成為他們鍛鍊染色技藝的重要基石。因為Josh手巧之餘亦有製作大型裝置的經驗,而Siu則著重細節,二人合力很快就開始走出染製產品的框框,兩年後已舉行首個個人裝置展覽,之後亦舉行了多次跨媒體藝術創作。他們特別擅長將染藝結合燈光,甚至用上竹結構及紙糊等素材幻化出各類作品。

巨人染早期代表作,包括這些星空及曼陀羅圖案。
以不同材料,用上不同溫度及時間製成的染液全部各有個性,要逐一實驗才知道成品的效果。

這階段的巨人染會因為色彩可以更繽紛及多元化而採用化學染料,亦藉此製作出多個代表作。但自2016年初次嘗試使用咖啡渣,翌年他們便開始慢慢試用更多不同的天然染料,因為他們被天然染與土地連結的生命力深深吸引,真到現在,巨人染已將重心完全轉到天然素材之上。兩門染藝的特性南轅北轍,兩人再次展開研習的旅程,摸索天然染的各種可能性。「荒土、雜草、落葉、落花、熟透的果實,這些在很多人眼中的廢物,天然染卻能讓它們重生,愈是了解,愈讓我對大自然充滿謙卑的心。」

將栗子殼加熱萃取染液,之後再放入布料染製。
將栗子殼加熱萃取染液,之後再放入布料染製。
對一般人來說是廢物的栗子殼,卻是染布藝術家最好的材料。

工作室內放滿從各地收集回來的棄置物料,包括花店棄用的花材、街上的落葉、栗子殼等,靜候被萃取成染液,他們近來更開始挑戰使用本地種植藍草製藍,在木染缸內形成深邃之藍。此外,將樹葉、花瓣的紋路以染色技術移到布料之上的Eco Print,亦是Siu最近的得意之作,她的作品帶點抽象,卻又彷彿能看到那曾經完整的生命,別具詩意。

 

開始製藍後,Siu深明每一滴天然染染料都得來不易。

分享